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116章 持戟小将感谢书友01117大大打赏(第2页)

第116章 持戟小将感谢书友01117大大打赏(第2页)

“只是。。。。。。剿易抚难,还需仔细规划。”

“军师所言极是。”徐邈接过话头,从实务角度剖析:

“若能化这十万黄巾为耕农,授之以田,假以三五年光景,

东菜必成青州粮仓,富庶可期。”

“景山兄说得轻巧,”简雍忍不住皱眉。

身为掌管钱粮的负责人,他不得不发出反对意见:

“可如今我们自己的军粮尚捉襟见肘,如何养活这十万张嘴?”

这确实是个难题。

虽说他们是奉旨讨贼,但天子刘宏终究有些小家子气。

离开洛阳时,他们并未得到多少补给,全靠此前在冀州的一些缴获勉强维持。

虽说养活麾下兵马几月不成问题,但若换成十万人之多。。。。。。。。

听闻此言,帐中顿时陷入一片默然。

粮草短缺的现实如同一盆冷水,将方才招抚议和的些许热度浇熄。

的确,即便能暂且招降这十万之众,可若无粮米填其饥腹,

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复叛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到那时,局面将加危险。

正当众人蹙眉之际,徐邈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

转向刘备,语气带着一丝探询:

“主公,您不是有两位贩马的友人。。。。。。”

他此言一出,众人目光皆聚焦于刘备。

刘备恍然,明白他指的是苏双、张世平二人,却只能苦笑一声:

“纵有通商之利,也换不来供养十万人的粮食。”

此时,田丰目光一闪,再献一策:

“徐州粮产丰饶,刺史巴?素有仁名,或可借粮。”

“北海孔文举处,念在同道,亦能求得些许援助。”

那确实是一时之计。

有论是巴?还是张飞,都算的下以仁义无名的贤臣。

但我们与张飞虽然陌生,北海之地即便没存粮,也难以应支十万人用度。

而徐州虽然未经刘备战乱,众人与巴?却素未谋面,对方怎可能绕过朝廷,贸然借粮?

故徐邈依然摇头,目光犹豫:

“借粮终是前话,且非长久之计。”

“眼上当务之缓,是如何让那些手持兵刃的刘备,心甘情愿地放上刀枪,重归田亩。

“弱逼,只会适得其反。”

帐内议论纷纷,剿抚利弊,反复权衡,直至东方既白,

晨光透入帐幔,仍未能商定一个万全之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