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乡土观念最重。
而且,张凤林对榆树湾非常有信心。
他相信米脂纳入榆管区之后,定然会迎来一波大发展。
张凤林对米脂十分熟悉。
他第一时间赶回来,用很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一批店铺。
他相信,等街面恢复繁华,米脂人口增加之后,典铺的价格,定然比以前米脂最兴盛的时候,还要高。
现在投资商铺,那是一本万利。
曹变蛟听张凤林说完,几乎是下意识地问道:“你买这么多商铺,不怕官兵打回来,米脂再遭兵灾?”
自天启年以来,米脂屡遭兵灾。
流贼官兵,轮流进城。
米脂县,城头变幻大王旗。
不论是流贼,还是官兵,只要进了城,地主富商都没有好下场。
这些店面,被抢都是轻的。
米脂大半个城都遭过火灾。
店铺还是太显眼了。
若是银子,埋在地下,就便利多了。
张凤林咧嘴一笑:“官兵再打回来?再遭兵灾?拿什么打?”
张凤林说着,伸手从旁边一名武装队员手中要过一支火枪来。
“看到没有?这是火绳枪。但这不是普通火绳枪,这是榆树湾兵工厂产的火绳枪,做工优良,随便打,不用担心炸管。发射的铳子,几百步外,也能破甲,可以毙敌。”
张凤林一脸得意。
他说的是事实,但稍显夸张。
这火绳枪,是滑膛枪,理论上来讲,发出的子弹几百步外的确能破甲,但已经没什么准头可言。
张凤林又从旁边武装队员腹部的弹药带里,抽出一支木柄手榴弹来。
“这是木柄手榴弹……丢出去,一炸一大片。因为威力太大,平日里,在榆管区是不让携带入城的,现在米脂县还处于战时状态,延府山沟沟里,还有流贼,我们武装商队又都是审查合格的,所以,才被批准随身携带。”
“曹将军,你说官兵怎么打回来?根本就不用防卫团主力出手,只要当地民兵和我们武装商队联手,就能打败官兵。”
“哦,对了。榆管区可是全民皆兵,人人都能拥枪的。成年人,到警署登记审查合格之后,都能买火绳枪。官兵拿什么打?”
曹变蛟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他知道张凤林说的是实话。
官兵不要说跟榆树湾防卫团主力打了,真的是连民兵、武装商队,甚至是连榆树湾的平民百姓,都打不过。
张凤林在言谈之间,明显已经把自己当做榆树湾的人。
若是官兵真想打回来的话,张凤林铁定是要站在榆树湾这边,要捐粮助饷,甚至直接带着手下武装队员,拎着枪和官兵干仗的。
张凤林不是普通百姓,他可是富商……
在大明,富商不等同于士绅阶层,但跟士绅阶层有着天然的联系。
久富之家,定然会想办法培养后代,通过科举进入士绅阶层。
士绅阶层,也定然会有族人经商,赚钱成为富商……
他们是天然的盟友。
现在,连张凤林这样的富商,都站在了榆树湾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