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顿时都没了其他心思,几百人,围着那几口大锅,一个个流着口水,眼睛都挪不开了。
“不要急!粥要熬好了才好喝!一会儿都有份!”
高迎祥大喊着。
他们现在都要饿死了,谁还管粥好喝不好喝?
高迎祥说着粥熬好了才好喝是假,多熬一会儿,火大一些,能熬得更浓稠,这才是真的。
要不然,那些糙米着实不多,全倒进锅里,掺和着野菜,也是清汤寡水的,分到每个碗里,大家吃了怕是火气越大。
熬得浓稠一些,最起码看上去好一些。
那伙夫能掌管粮食,也是高迎祥的心腹,明白高迎祥的想法,多添了几把柴,把火烧得旺旺的。
粥熬好之后,高迎祥亲自掌勺。
手下众人有的捧着个破碗;有的连碗都没有,有用头盔的,有用破旧的鸳鸯战袄兜起来做碗的……
上前之后,高迎祥都是满满一勺,实实在在地给过去。
“跟着咱,让弟兄们受委屈了。”
“弟兄们放心,吃饱这顿饭,咱就连夜往东去。”
“八大王正准备渡黄河呢。咱过去跟他汇合,一起过河。”
“榆树湾只在陕西。咱只要过了河,到了山西,就大有可为。”
高迎祥能在众多义军中,被推为首领,称作闯王,身上自有一股英雄气。
他人高马大,亲自掌勺。
人在饿的时候,别人突然给一碗粥……心里的感动,自不必言。
许多人甚至有些懊恼,方才为何竟然会对闯王生出不敬的心思?
“闯王仗义!”
“闯王说的甚话!跟着闯王,哪里来的委屈?若非闯王,咱根本活不到现在。”
“闯王说得对,咱只要过了黄河,到了山西,以后离榆树湾远远的,咱们就能继续像以前一样攻城略地,大有可为!”
“……”
一碗粥下肚,肚里有了点东西,大家有了力气。
再加上闯王一番承诺,前途似乎有了出路,大家的热情,都高涨起来。
唯有白广恩,神色依旧阴沉。
没有人比他更懂火器。
他知道榆树湾火器之犀利。
因此,他最能看出天下大势所趋。
天下,定然会归于榆树湾。
闯王现在要逃往山西,先不说能不能成功。
即便成功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而已。
等榆树湾势力过了黄河……他们还要面临如今的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