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包括保护榆树湾公共财产。
真正心向榆树湾的人,是不会刻意去破坏栽在乱石岗上的宣传标语树桩的。
要知道,那树桩距离路边,是有一定距离的,又是在乱石岗上,必须有人怀着恶意,刻意去破坏,才会被推倒,而不会被人误推倒。
动手的人,十之八九是真正的流贼。
事实上,这些地雷已经炸死不少流贼。大多都是小股的顽固流贼。
没想到,今天竟然把过天星张天琳给炸死了。
过天星张天琳,可是闯王高迎祥手下副帅,在明末流贼中赫赫有名。
赵清玄在规划如何安置历史名人的时候,这个张天琳也是在考虑范围之内的。
没想到,竟然就这样死了。
赵清玄点了个【是】,画面切换过去。
看到智囊顾君恩正在帮高迎祥制定撤退计划。
顾君恩考虑到了人心、忠诚等各方面,让有异心的白广恩负责殿后。
顾君恩的这个安排,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他已经做好了切割的准备。
让白广恩殿后,是打算舍弃白广恩了,无论对方是一战而溃,还是投降,只要能拖住榆树湾巡逻队片刻时间,顾君恩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可他唯独小看了人性。
白广恩早就对高迎祥心存不满,是个见风使舵的主,岂能心甘情愿去给人当弃子?
只能说,顾君恩是有小谋,而无大局观。
明末流贼,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不算是成气候的。
他们没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不事生产,没有钱粮、兵源供给的后勤基地。
他们就如同一群蝗虫一般,所到之处,打着“劫富济贫”“开仓放粮”的旗号,只管破坏生产。
越乱的地方,越是民不聊生,对他们越有利。
天灾造成农民破产,战乱会加剧这一现象,这让流贼有了无穷无尽的兵源。
他们即便战败,兵力也能很快得到补充。
这一招对付大明朝廷十分有效。
因为大明朝廷不可能大规模杀戮自家百姓。
但建奴入关之后,就不行了。
天启、崇祯两朝,看似流贼闹得轰轰烈烈,糜烂了大明半壁江山。
其实流贼的战斗力,根本就没有练出来。
他们面对的,一直都是明军的二流军团,而且都是被压着打的,数次差点被彻底剿灭。
明军最精锐的军团在辽东,跟建奴打的仗,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战争。
总有人说,大明落后于世界。
这对大明是不公平的。
因为在“有些人”口中的世界,是“全世界”,他们是拿大明一国,跟全世界比。
而且,是在科教、文卫、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分别去跟全世界比。
客观说,大明在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只是比当时世界最尖端的科技,和最强大的军事,有一些差距,而且,差距也不大。
明清在辽东的战争,持续时间长,投入人数多,双方所使用的武器,也绝对不是满清所说的“骑射”。
满清入关之后,对许多史料进行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