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您这手艺真绝了!”阿寿摸着铁梯,笑得合不拢嘴。
“那是!”王铁匠得意地说,“这梯能用几十年,你们就放心用吧!”
阿寿雇了辆马车,把铁梯拉回了太史局。大家一见铁梯,都围了上来,李观测爬上去走了一圈,下来后说:“太稳了!比木梯强一百倍!谁要是再想拧松螺丝,得先把铆钉弄开,累死他!”
淳风也爬上去试了试,站在梯顶,正好能到观星台的棚子上,视野特别好。他笑着说:“以后观测就用这铁梯了!阿寿,辛苦你了,跑了这么多趟铁匠铺。”
“不辛苦!”阿寿摆摆手,“能为《麟德历》出点力,我高兴!”
当天晚上,天气特别好,星星亮得像撒了一把碎银子。淳风带着大家,用新铁梯爬上观星台,开始观测岁差。阿福负责记录,阿寿递仪器,张司历和李观测帮忙调整观星镜的角度,小马和小吴则在下面巡逻,一切都很顺利。
观测到一半,阿寿偷偷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几块桂花糕,他递给淳风一块:“大人,您尝尝,我娘昨天做的,可甜了!”
淳风接过,咬了一口,甜丝丝的,笑着说:“你这小子,还藏点心!快分给大家,别一个人吃!”
阿寿嘿嘿一笑,把桂花糕分给大家,院子里充满了笑声,之前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岁差观测进展顺利,《麟德历》的修订也快到最后一步了——就差最后一次实测,只要实测的数据没问题,新历就能上报陛下,推广全国了!
这天早上,淳风刚到太史局,就看见一个太监站在院子里,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宫装,一看就是宫里来的大人物。太监看见淳风,赶紧上前:“李太史,陛下有请,说是武才人有要事跟您商议,关于《麟德历》的!”
淳风心里“咯噔”一下——武才人?她又有什么事?难道是因为之前王显的事,还想找麻烦?
他跟着太监往皇宫走,心里七上八下的。到了御书房,就见高宗坐在龙椅上,武才人站在旁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宫装,头上插着支玉簪,看起来比平时温柔了不少。
“淳风来了?”高宗笑着说,“快坐!今天叫你来,是武才人有个提议,关于《麟德历》的,想跟你商量商量。”
武才人上前一步,笑着说:“李太史,《麟德历》修订得差不多了吧?听说就差最后一次实测了?”
“回才人,是的,”淳风躬身,“再过几日,便可进行最后实测,只要数据无误,就能定稿了。”
“那可太好了!”武才人拍手,“陛下,李太史,我有个想法——西域使者最近正好在长安,他们那边的历法还很简陋,经常算错节气,要是能让他们参与《麟德历》的最后实测,要是实测成功了,就把《麟德历》传入西域,让他们也用咱们大唐的历法,岂不是件好事?既显我大唐的天威,又能让西域百姓受益,一举两得啊!”
高宗一听,眼睛亮了:“这主意好!淳风,你觉得呢?让西域使者参与实测,也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大唐的天文历法有多厉害!”
淳风心里却犯了嘀咕——武才人真这么好心?之前她指使王显改数据,现在又提议让西域使者参与实测,会不会有猫腻?
他想起之前因明学辩论的事,武才人就想借他打压吕才,这次会不会是想让西域使者找实测的错处,让《麟德历》没法推广?毕竟西域使者不懂大唐的历法,要是有人故意指点,很容易挑出“问题”来。
可他又转念一想——要是《麟德历》能传入西域,让西域百姓也能用准的历法,确实是件好事。而且陛下也同意了,要是首接拒绝,会不会让陛下觉得他不信任武才人,甚至不信任大唐的历法?
“李太史,你怎么不说话?”武才人看着他,笑容里带着点捉摸不透的意思,“难道你觉得《麟德历》的实测过不了关,怕被西域使者看出问题?”
“不是!”淳风赶紧摇头,“《麟德历》的修订严谨,实测肯定能成功。只是……西域使者不懂大唐历法,参与实测,怕是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耽误时间。”
“这有什么!”武才人笑着说,“咱们可以派人教他们啊!再说了,就是让他们看看,见证一下《麟德历》的精准,也让他们回去后,好好宣传宣传我大唐的厉害!陛下,您说是不是?”
高宗点点头:“武才人说得对!淳风,就按她说的办吧!让西域使者参与实测,也让他们学学咱们的历法!”
淳风看着高宗,又看看武才人,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多:武才人到底想干什么?真的是为了大唐的天威,还是想借使者挑错?要是同意了,使者会不会真的找出“问题”?要是不同意,陛下会不会不高兴?
他深吸一口气,问道:“陛下,才人,西域使者何时参与实测?参与的话,具体要做些什么?”
武才人笑着说:“就定在三日后吧!使者那边我己经打过招呼了,他们很乐意参与。至于做什么,也不用太复杂,就让他们跟着看看观测过程,记录几个数据,最后见证实测结果就行。”
淳风心里更疑惑了——这么简单?武才人真的没别的心思?
他看着武才人的笑容,又想起之前木梯被人拧松螺丝的事,还有玄奘弟子的不满,总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
三日后的实测,西域使者真的会来吗?他们会不会找机会挑错?武才人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淳风到底该同意,还是想办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