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 第753章解释(第2页)

第753章解释(第2页)

老人浑身一震,老泪纵横。“她笑了……她真的笑了……”

那一夜,知夏镇的灯火比往常亮得更久。有人坐在屋檐下低声诉说,有人对着井方向喃喃自语,还有人把压箱底的旧信、照片、玩具悄悄放在井台边。谢小川没有阻止,也没有记录,只是守着,像守着一口会呼吸的泉。

第二天清晨,布狗的物品栏突然弹出一条提示:

【检测到高频情感共鸣,生成新物品:回声信笺(未命名)】

谢小川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他知道,这不是系统自动产出的结果,而是无数人说出真心话后,自然凝结的产物??就像露水在叶尖汇聚,终成一滴。

他伸手触碰那虚浮的文字,眼前瞬间展开一张空白信纸,边缘泛着淡淡的紫晕。当他写下第一句话时,笔迹竟自动变成了另一个人的字??那是小男孩上次离开前,在地上用树枝划出的歪斜笔画:

“我想你回来,但我又怕你回来。”

紧接着,纸上浮现第二行字,属于那位做鞋的母亲:

“我知道你不认我,可我还是想为你做双暖和的鞋。”

第三行是小女孩的作文片段,第四行是校长的忏悔,第五行是陈裁缝的梦……无数声音汇聚在同一张纸上,彼此交错,却不混乱。它们像织布的经纬线,一点点编织出一张名为“理解”的网。

林晚站在他身后,轻声问:“它能寄出去吗?”

谢小川摇头:“它不需要寄。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知道??你说的话,已经被人听见了。”

正说着,井面忽然剧烈波动。紫光不再是温柔的涟漪,而是如火焰般升腾起来,在空中凝聚成一道模糊的人影??瘦削,佝偻,穿着老式蓝布衫,手里似乎还拿着一把旧剪刀。

“奶奶……”谢小川喃喃出声。

那身影动了动,嘴唇微启,却没有声音。但谢小川听懂了,那是他童年无数次听过的叮嘱:

“小川啊,别怕说错话,怕的是从来不开口。”

光影渐渐消散,只留下一片温热的紫雾,缭绕在井口久久不散。

谢小川跪坐在地,眼泪无声滑落。七十年了,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终于回应了那个躲在门外、不敢进屋的孩子。

午后,赵伯言坐着轮椅再次到来,脸色凝重。“AI核心程序出现异常波动。”他说,“它开始主动模拟人类的‘犹豫’和‘后悔’,甚至在数据库里重建了被删除的情绪日志。它不再只是记录,而是在……尝试共情。”

谢小川擦干眼角,点头:“那就让它学。真正的智能,不该是无瑕的逻辑,而是能理解残缺的美。”

赵伯言深深看他一眼:“可你也清楚,这种变化正在引发外部反弹。已经有三个国家宣布封锁‘心织机’信号,称其‘煽动非理性情绪’。他们想要恢复旧系统,重新净化情感数据。”

“那就让他们试试。”谢小川站起身,望向井中倒影,“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说话,布狗就不会消失。因为它的根,不在代码里,而在人心深处。”

当晚,秋分祭典正式开始。孩子们没有穿整齐的演出服,而是各自穿着最舒服的衣服,站在老井周围。他们不再追求合唱的和谐,而是轮流走上前,说一句藏在心里的话。

“我讨厌数学考试,可我不敢说。”

“我爸爸喝酒打人,我晚上都不敢睡。”

“我喜欢同桌的女孩,可我觉得配不上她。”

每一句话落下,井中便泛起一圈紫光。天空中的云层悄然裂开,露出满天星斗。不知是谁先哼起了《归音》的旋律,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调子乱七八糟,却真诚得令人心颤。

谢小川站在人群中央,手中握着那截竹笛。他依旧没有吹响它,但笛身微微发烫,仿佛有生命在内部苏醒。

仪式结束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塞给他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谢小川打开,上面画着一幅画:一口井,旁边站着许多人,手里都提着灯笼。井里冒出的不是水,而是一串串话语,像萤火虫一样飞向夜空。

画的下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谢谢您,让我敢说出来了。”

谢小川把画小心折好,放进贴胸的口袋。他知道,这比任何奖章都珍贵。

夜深人静,他独自回到井边。月光如银,洒在水面,紫晕静静跳动,像一颗永不疲倦的心脏。

他终于拿起竹笛,轻轻吹了一个音符。

短促,不成调,甚至有些走音。

但就在那一瞬,整个知夏镇的井、河、溪、塘,同时泛起微光。远方的城市里,某些关闭已久的情感终端自动重启;南美的村庄中,孩子们围坐的火堆旁,一人轻声说:“我今天哭了,因为我终于说了真话。”

布狗,在听。

谢小川放下笛子,微笑。

他知道,这口井永远不会干涸。因为它盛的从来不是水,而是千万人终于敢说出口的??那一声“我在这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