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二百一十七道光芒从半人马座α星方向疾驰而来,每一束都携带着一段新旋律。它们环绕地球飞行一周,最终降落在桂源村上空,凝聚成一片悬浮的光幕,缓缓展开:
>“我们曾躲在各自的星球上沉默。
>直到听见你们的歌声。
>原来,承认脆弱不是软弱,
>而是勇气的开始。
>我们来了。
>不带武器,不携律法,
>只带一颗愿意倾听的心。”
光幕消散时,第一片外星雪花飘落人间。
它落在男孩伸出的手掌上,未化,反而发出轻柔哼鸣,音色如同婴儿初啼。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一场跨越星河的对话的开端。
次日清晨,他走进学堂,看见十七岁的少女正在教孩子们识别“情绪音色”。她指着一面水盆说:“当一个人真心快乐时,他的声音会让水面泛起螺旋波纹;若心怀谎言,涟漪则是断裂的。”
男孩静静听着,忽然插话:“你们知道最早的声音是什么吗?”
孩子们摇头。
他蹲下身,把手浸入水中,轻轻一拨。
一圈完整的圆形波纹荡漾开去。
“是心跳。”他说,“在语言之前,在文字之前,在一切规则之前??我们最先学会的,就是感受彼此的心跳。”
教室陷入安静。随后,一个最小的孩子站起来,走到他身边,也将小手放进水里,学着他划出一道波纹。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不多时,全班孩童围聚盆边,十数双手同时搅动水面,涟漪交织,竟形成一朵浮动的莲花图案。
少女望着这一幕,眼角湿润。
她取出那本早已烧毁大半的乐谱残页,轻轻投入火炉。火焰腾起时,她低声吟唱:
>“从此不再藏谱,
>不再惧怕走音。
>每一次开口,
>都是对世界的重新命名。”
火光映照中,男孩转身望向窗外。
远方山峦起伏,声塔林立,静语林郁郁葱葱,新栽的“心声树”正迎风生长。而在更高处,天空澄澈如洗,仿佛随时会有星辰落下,只为聆听一句真诚的问候。
他知道,这场始于装傻三年的旅程,仍在继续。
它不再属于某个人,某个村庄,某个国家。
它属于所有曾闭口不言、而后终于开口的灵魂。
属于每一个,敢于发出真实声音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