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科技部牵头成立“国家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全国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光刻机、EDA软件、先进封装等核心技术领域。
与此同时,唐烨还推动设立“未来科技投资基金”,由国家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扶持处于孵化期、成长期的前沿科技企业。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模仿替代,而是引领创新。”他在一次科技园区调研时说,“未来的科技竞争,不是谁仿造得好,而是谁原创得多。”
这一系列动作再次引起国际关注。多家外媒报道:“中国正在构建一条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道路。”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吸引到科技行业。高校理工科报名人数逐年上升,不少海归人才也选择回国创业。
在一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唐烨与数百名青年科研工作者面对面交流。一位年轻的量子计算博士激动地说:“唐部长,您的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投身科研。”
唐烨微笑着点头:“你们就是中国科技的未来。只要你们敢想、敢干、敢闯,国家就会全力支持你们。”
夜色渐深,论坛结束后的北京依旧灯火通明。唐烨站在宾馆阳台上,望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自豪感。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下去,终将迎来属于中国的科技春天。
“科技兴国,任重道远;改革创新,永不停歇。”他轻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次年初春。唐烨的工作节奏愈发紧凑。科技部大楼内,会议一个接一个,文件如雪片般飞来,而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一天傍晚,他正准备离开办公室,秘书小王递来一份来自中央办公厅的函件。
“唐部长,这是中央领导请您参加下周政治局常委会的通知,议题是关于科技自主创新与国家安全战略的专题讨论。”
唐烨接过函件,眉头微微一挑。政治局常委会,级别极高,通常只有关乎全局的重大事项才会列入议程。此次将科技自主创新与国家安全并列,显然是将科技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他轻轻点头:“我知道了,你帮我安排好行程。”
当晚,他回到家中,妻子林婉清已经备好了晚饭。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坐下吃饭。
“最近是不是又要去北京?”她一边夹菜一边问。
“嗯,中央有个重要会议,我得去一趟。”唐烨答道。
林婉清放下筷子,神情略显担忧:“现在局势这么复杂,你要小心点。特别是那些背后的利益集团,他们不会轻易让你把改革推下去。”
唐烨笑了笑:“我明白。可正因为如此,我才更不能退缩。”
饭后,两人坐在客厅喝茶。窗外春雨绵绵,屋内灯光温暖。
“你还记得我们刚认识那会儿吗?”林婉清忽然说道,“那时候你只是一个省里的干部,我说你将来一定会走到更高的位置。”
唐烨眼神柔和:“我记得。你说我有一颗赤子之心,也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
林婉清轻轻握住他的手:“我一直都相信你。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你面对多少阻力,我都支持你。”
唐烨心头一热,握紧她的手:“谢谢你。这条路,有你在身边,我就有底气走下去。”
翌日清晨,唐烨准时出现在机场贵宾厅,登上了前往北京的专机。
飞机腾空而起,云层之上,阳光明媚。他闭目养神,脑海中却浮现出无数画面??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那些默默支持他的年轻人,还有那个曾在基层奋斗、梦想改变世界的自己。
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首都机场。唐烨换乘专车,直奔中南海。
政治局常委会在一个庄严肃穆的大会议室举行。唐烨作为科技部主要负责人之一,第一个发言。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沉稳开口:“各位领导,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已经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科技体系。”
他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科技竞争格局,指出了我们在芯片、操作系统、高端装备等领域仍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战略布局建议。
“我们要举全国之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科技企业和科研平台,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他语气坚定,“同时,也要加强科技立法和制度保障,确保科研环境公平公正、安全可控。”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唐烨的发言引起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关注,多位常委频频点头,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最后,总书记总结发言:“唐部长讲得很好。科技强则国家强,这是我们党必须牢牢把握的战略方向。今后,中央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也希望科技战线的同志们继续奋发图强,不负时代使命。”
散会后,唐烨走出会议室,迎面而来的是春风拂面的感觉。他知道,这只是新的起点,前方还有更多挑战等着他去面对。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
中国科技的未来,必将由中国人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