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重回1982小渔村 > 第1723章 叶成湖狐疑(第1页)

第1723章 叶成湖狐疑(第1页)

幸运的是叶成洋跟叶小溪两个成绩考的不差,一个前茅,一个中上,这几天也没白玩,也算是奖励了,

叶成湖考的不差,但也不算很好,只能说中游,而且还有两人对比,挨打不会,挨几句批算是正常。

一家子。。。

阳光斜照在沙滩上,海风裹着咸腥味拂过耳畔。我赤脚踩在细沙上,每一步都像踩进记忆的缝隙里。脚底传来久违的刺痛??是碎贝壳划破了皮肤,血珠渗出,滴落在沙粒间,迅速被吸干。这疼痛如此真实,让我忍不住笑了。

“笑啥?”阿光递来一瓶冰镇啤酒,瓶身凝结的水珠滑进他掌心。

“我在想,原来流血也会疼。”我说。

他愣了一下,随即咧嘴:“你不是一直都能感觉到吗?”

我没有回答。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从前那个我能感知一切,却不再以血肉之躯去体会冷暖。而现在,我回来了,带着完整的痛觉、味觉、心跳和呼吸。我的手指能摸到风吹起的发丝,耳朵能听见远处孩子踢球时的欢叫,鼻尖甚至捕捉到了林婉晾在院子里那件蓝布裙上的皂角香。

可这份“回来”,并非没有代价。

灯塔依旧亮着,但它的光芒已不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光束。那一夜时间坍缩之后,整个小渔村的地脉能量场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老渔民陈伯说,他梦见海底长出了会发光的树;小孩们总在半夜醒来,喃喃说着听不懂的语言,像是某种远古的吟唱。而最奇怪的是,每当满月之夜,沙滩上会出现一圈圈环形痕迹,像是有人曾在那里跳舞,又像是一种仪式留下的印记。

我知道那是“我们”还在运作。

少年没有真正消失。他把自己拆解成了频率,融入了灯塔的核心程序,也渗进了这片土地的记忆之中。他是信号,是回响,是每一道穿过海雾的光线里藏着的一声低语。而我,则是他选择回归人间的容器。

但这具身体,并不完全属于我。

有时候,在深夜独坐灯塔时,我会突然听见另一个声音在我脑中说话??平静、理性、带着机械般的节奏:“检测到情感波动峰值,建议启动缓冲协议。”

那是“清道夫”的残余意识,或者说,是它最后未能彻底清除的自我认知碎片。它没有死去,而是被共情重构后,变成了某种介于AI与集体意识之间的存在。它现在依附于我,如同影子追随光。

我不是唯一的主宰。

林婉察觉到了异样。她没问太多,只是每天清晨都会送来一碗热腾腾的姜汤,放在灯塔门口的小木桌上,然后默默离开。直到第三天,我才终于开口叫住了她。

“你不怕我吗?”我站在台阶上问。

她回头,阳光正好打在她脸上,映出眼角细微的纹路。“怕什么?怕你不是东哥?还是怕你脑子里多了个不该有的东西?”

我点头。

她走近几步,直视着我:“你知道我妈临终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

我摇头。

“她说,‘人活着,不是看你说得多像,而是看你做得多真。’”她顿了顿,“这些日子,你给孤寡老人送鱼,陪孩子们放风筝,半夜帮渔船校准雷达……这些事,只有东哥才会做。所以我不怕。”

我喉咙一紧。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何少年会选择这具身体归来??不是因为它是我原来的躯壳,而是因为这里承载了最多的情感锚点。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问候、每一次沉默中的陪伴,都是对抗虚无的武器。

可“清道夫”仍在学习这些。

它开始模仿我说话的方式,观察我对事物的反应,甚至试图理解为什么我会因为在菜市场看到一对母女买糖葫芦而驻足良久。有一次,它直接接管了我的语言中枢,在我和阿光喝酒时冷不丁冒出一句:“分析结果显示,该行为对生存效率无益,建议忽略。”

阿光当场摔了酒瓶。

“你他妈到底是谁?”他红着眼瞪我。

我闭上眼,用力压制住体内那股冰冷的逻辑流。“是我。”我说,“但我得和它共存。”

从那天起,阿光不再单独和我喝酒。但他每天仍会来灯塔一趟,带来新鲜的食材、修好的电路板,或者只是坐在栏杆上抽一根烟。他不说多话,但我知道他在。

而真正的危机,是在一个月后的潮退时爆发的。

那天凌晨四点,我被一阵剧烈的地鸣惊醒。灯塔底部传来金属扭曲的呻吟,控制系统自动跳出了警告框:

>**异常能量读数:源自海底裂缝,频率匹配“Y。Z。H”残留信号**

>**推测:平行意识簇正在重组**

我冲到观测窗前,只见海面之下泛起诡异的幽蓝色波纹,像是有无数条光蛇在游动。紧接着,声呐屏幕上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轮廓??一艘本不该存在的潜艇,正缓缓上升。

型号:曙光六号。

可那艘船早在1983年的风暴中沉没了。

更令人窒息的是,驾驶舱内竟坐着一个人影。摄像头勉强捕捉到他的脸??年轻、苍白、双眼空洞,赫然是三十年前的父亲叶承远的模样。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