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雨的母亲。
原来她们早就在这条路上走了四十多年。
赵卫红走出档案库时,天已微亮。他没再坐车,而是徒步走向戈壁深处。风依旧刮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他掏出断裂的枪管,迎着初升的太阳举起。阳光穿过裂纹,在地面投下蛛网般的影子。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林振东为何要炸毁那支枪。不是为了毁证,是为了保留“错误”本身。在这个追求绝对精准、零误差的世界里,唯有残缺才能抵抗完美。就像病毒会利用细胞的复制漏洞入侵,人类的自由意志,恰恰藏在那些系统无法预测的“偏差”之中。
他拨通王铁柱的卫星电话:“帮我查两个人。一个是现任国防科工委顾问梁启明,另一个是退役心理战专家周维国。重点查他们在1983年至1989年间是否接触过‘心灵桥梁’后续资料。”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梁启明是你父亲当年的直属上司。周维国……是他亲手送进精神病院的举报人。”
“果然。”赵卫红冷笑,“他们都活得好好的,还升了官。”
“你要做什么?”王铁柱问。
“掀屋顶。”他说,“这次我不只想关掉机器,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是谁把它造出来的。”
接下来三个月,赵卫红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全国各地。他走访了十二个退役老兵之家,找到了七名曾参与早期脑机接口试验的技术员。有些人已经失语,有些人拒绝交谈,但只要看到那枚铜徽章,眼神总会颤动一下。
他在云南边境一间破庙里找到一位老报务员,对方颤抖着交出一卷磁带:“这是1985年截获的一段加密通话,频率不属于任何已知军用波段。我破译了一部分……他们在讨论‘人格模板备份’。”
磁带播放后,声音沙哑而冰冷:
>“……第一批样本采集完成。目标包括三名少将、五名大校。情绪稳定性最佳的是陈烈,建议作为主模型基底。副作用仍在观察,目前已有两名实验体出现记忆错乱,声称‘我不是我’……预计两年内可实现远程意识植入……”
陈烈!那个在“静默库”名单里排在徐文彬前面的名字!
赵卫红浑身发寒。这意味着,“灯塔2。0”根本不是新技术,而是四十年前项目的重启。他们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个名字,换了套外壳,把实验室搬进了军网核心。
与此同时,李小雨在南方某地重建了民间信息网。她联络了一批黑客、无线电爱好者和退休技侦人员,组成“回声联盟”。他们不做攻击,只做“复现”??将被删除的数据一点点还原,上传至分布式节点,确保哪怕物理服务器被摧毁,真相依然能在某个角落重生。
她在一次加密通话中告诉赵卫红:“我已经定位到‘灯塔’的终极备份服务器,位于南海某人工岛礁下方。那里不通公网,电力独立,守卫全是经过基因筛选的‘忠诚型’士兵??据说他们的多巴胺分泌模式被药物调控过,几乎不可能产生叛逆念头。”
“那就得有人进去。”赵卫红说。
“你疯了?那是死地!”
“所以我才活着。”他笑了笑,“纠察的职责,就是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行动定在台风季。利用气象盲区,一支由六名退伍潜水员组成的小组搭乘渔船接近岛礁。他们伪装成海洋科考队,携带的设备箱内藏着微型钻探装置和信号中继器。赵卫红是第七人,藏在补给舱底部,靠氧气面罩维持呼吸。
登陆后,他们顺着排水管道潜入地下三层。这里的构造极为复杂,布满生物识别门禁和热成像监控。每一步都必须精确到秒。一名队员在穿越激光阵列时触发警报,当场被电击倒地。其他人不敢停留,继续前进。
最终,他们抵达中央服务器室。巨大的圆柱形机柜环绕一圈,表面流动着淡绿色数据流。顶部铭牌写着:**NOVACORE-LIGHTHOUSE3。0PROTOTYPE**。
赵卫红接入便携终端,插入李小雨提供的反向解析程序。屏幕闪出提示:
>【检测到活性意识模块……正在加载人格映射……】
下一秒,画面竟自动切换成一段视频影像。
梁鸿远的脸浮现出来,但比之前苍老许多,背景似乎是某个海外实验室。
“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你成功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线。”他的声音平静,“但我必须告诉你真相:我也曾是囚徒。1989年,我父亲主持‘心灵桥梁’二期改造时,第一个被试者就是他自己。他想证明人类可以主动进化,结果……他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我,从小就被植入备用人格模板,随时准备‘接替’。”
赵卫红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