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说来,今上作为帝君却也心细。
康大掌门当时得手《剡神刺》过后不久,只是稍稍粗读一番过后,便就明了这门功法所要资粮不多、却重悟性,却是与他现下的境况殊为契合。
想到这里,他便也不再枯坐,三枚玉珏颇为熟稔地落在了各自位置,康大宝也轻掐咒印,膝上玉简便就也缓缓展开,现出灵芒。
康大掌门定睛一看、却见得这门宙阶上品的神识攻伐之术上头,亦是密密麻麻地留存有历代先辈修行时刻录下来的经注。
这类隔着岁月辨道的经历,他在费家时候也曾见得。这经典中的一字一句,都被诸多高修如抽丝剥茧一般推敲出来,对于后来者而言这道理自要明晰许多。
不过这结果固然重要,中间过程里头的灵感碰撞,亦同样勾得见识浅薄的康大掌门大呼过瘾。上头的高修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于康大宝而言,不啻于参与了一场高水平的讲法布道。
不懂之处,还有三枚玉珏可供推敲。便算其中诸多后来印证、属实为错的经注,亦也不是全无道理。康大掌门只消随着那样思路自己又认真参详一阵,亦能在各个方面都有些进益。
就这么又修习了数日,康大宝对于《剡神刺》这门神识攻伐秘术还难得入门,不过将其上经注参详大半过后,却都已经受益匪浅。
不过,待得其在玉简末尾见得一个名字的时候,康大宝一双小眼中登时现出来了一丝锐芒,轻声念道:“匡掣云?”
—————雷华山、三仙洞
剑刃割裂雨幕的刹那,倒映着层层迭迭的符箓残光。
大雨滂沱之际,三仙洞苑常丹主的胸腔倏然被猛烈的剑气破出来了一个可怖的创口,其手中的本命灵符已经彻底成了烂纸一张,手中桃木灵剑业已朽烂,端得是狼狈十分。
其身后是已经残破大半的宗门大旗,早年凭着全宗之力、高价收来灵纹丹鼎早已倾倒、时不时喷吐蓝焰火舌。
双方鏖战的弟子若是位置稍不凑巧,被其灼烧成一具人干,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重明宗这番攻伐之事,确是进行得殊为顺遂。三仙洞几位当家丹主才得了合欢宗楚涵发来消息,青玦、赤璋二卫,便就已领着重明盟各家联军、二县乡兵、松风义从计三千六百之众,落在了雷华山下。
这其中,袁晋带兵有方固然居功至伟,但叶正文、周宜修二人的调度之功却也不得不表。
之前的诸般准备固然繁杂辛苦,可到底未有落在空处。周遭的其余各家或是实力与重明宗相仿甚至超出,但能在这般短的时间之内,便就做成这等大事的,却也是少之又少。
兵家圣人曾言:“上下同欲者胜。”,今日即是如此。
落在雷华山下不过一月,重明宗便就已破了三仙洞守山阵法,三名丹主两逃一伤,只余蒋青眼前的这位苑常尚在坚持。
只是此时这位殊为少见的二阶极品符师,却也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
蒋青、许留仙、卞浒三名丹主级别的战力轮番伺候,得了这般福气,能坚持到现在都算难得十分了。
至于什么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之事,苑常这么一中人之姿的寻常丹主,却是万难做成。
况乎这三仙洞本来就是一众强人纠合起来,上下之间,尽是利益纠葛,哪寻得见半点情谊交叉其间?
眼见得大势已去,对于三仙洞曾有许诺的楚涵也未见现身,苑常便就也不再抱有半点念想,心头生起逃遁念头再正常不过。
只是这条生路却并不通畅,他才从许留仙火法之中寻了个破绽,却又被卞浒法宝捉到身形。盖在身上那件法衣登时崩开,苑常顾不得痛,兀自朝前遁去,却又被一道炫光夺目的剑芒刺得眯起了眼。
“当是能躲得”
这念头才过一半,苑常便觉脖颈一凉。一柄不沾滴血的飞剑将其斗大头颅挑到了袁晋的大纛之上,周遭鼓手登时发力。
隆隆鼓声配合着假丹首级震得重明宗阵前的三仙洞众修两股战战,袁晋粗砺的吼声也在场中响彻起来:“诸君用命,早些破这腌臜宗门,为我家掌门算作结丹之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