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总算是褪去,花园里的草木渐渐变得茂密起来,春意融融。
四月二十五是个好日子,慕容徽在这一天昭告天下,立唯一的女儿为皇太女,授青圭玉册,即日进驻东宫,由尚书令辅佐教导。
虽然慕容徽说要亲自抚养谢崚,但却总不能和小时候一样将她养在自己的宫殿里。
东宫修完毕,谢崚也挑了个晴天搬了过来。
阳光明媚,谢崚坐在庭院的秋千上,把玩着太女册宝。
上面写的名字,并非“谢崚”二字,而是“慕容崚”,慕容家的公主,当然不能是外姓,谢崚居然跟随慕容徽留在燕国,自然也要改名。
谢崚叹了口气,随手放下册宝,转身看向眼前高大的女子,“你是南朝人?”
迁宫这日,慕容徽给谢崚调派了不少的人手,众多女官和宫女。
贺瑜就是是谢崚宫里的长史,负责照顾谢崚在东宫内的起居事务。
贺瑜道:“是的,殿下。”
谢崚垂眸思索,慕容徽给她找的侍从绝大多数都是南朝的汉人,是慕容徽曾经在南朝培植的势力。
谢崚其实想要几个鲜卑的侍女,这样好陪她练习鲜卑语。
既然已经决定要在燕国住下了,那她就得好好学学鲜卑语,将来笼络燕国贵族肯定用得上。
按理说,以谢崚的身份,她想要找个宫女,只要随口吩咐一句话,第二天就会有新的宫女。
可是慕容徽生怕有心人往她身边安插探子,便揽过这件事,交由太后处理。
次日,两位鲜卑族的宫女被太后送到了谢崚身边。是姊妹二人,一个名叫云萝,另一个叫云溪,会说汉话和鲜卑语,还识字。
汉语发音比很多鲜卑贵族都标准,看得出来,太后是精挑细选过的。
能够找出这样的姊妹二人,太后肯定花费了不小的心思。
看来,她这位祖母,人到底还是挺好的。
谢崚想了想,她好像还没有正式去和这位祖母来往过。
于是,她喊杏桃来为自己梳妆:“我们去给太后请安。”——
作者有话说:好困,写不了六千字
娘亲一听见北伐就开始忘崽了
设定上鲜卑是汉化程度很高的,大部分贵族都会说汉语,官方语言也是汉语,不会说汉语的人挺少的。
可以理解为:大湾区的粤语和普通话。
粤语:普通话≈鲜卑语:汉话
第66章太后
长寿宫,这里是太后居所。
午后,太后小休之后,宫女们开始打扫庭院,将新落的叶子扫到两边。
太后的衣着打扮谨遵礼制,每日都要将头发梳成高髻,再用金线绞面,梳妆打扮,换上繁杂的服饰。
但凡梳发时候宫女的一个工作不让她满意,都要立刻将发髻拆了重新梳妆。
替她梳妆的宫女名叫秋竺,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了。
主殿内,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等候多时。
先帝慕容昭虽然一辈子活得像个笑话,但是平生却做对了一件事——他在位期间,袭汉制,让鲜卑贵族学习汉话,并令鲜卑百官易服。
殿中的男子穿的是一身紫衣,上面是白鹤图案,表示他是朝廷官居三品的高官。
中书监贺兰察察,是贺兰部族的首领,太后的亲侄儿。按照规制,他和慕容徽应该以表兄弟相称。
他在庭院中踱步,贺兰初从后院过来,给他端上一杯茶,“父亲,先喝茶。”
贺兰察察去没心思喝茶,连忙抓住贺兰初道:“乖女,你能不能去催一催太后,你爹都等了快两个时辰了,她怎么还不来?”
贺兰初露出了不耐烦都神色,“放开,太后若为梳妆完毕,不会见客,此事阖宫皆知,你要怪就怪你来得时间不对。”
“死丫头,以为跟在太后身边了不起了是吧,怎么跟你爹我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