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农闲之时,整个窑厂没日没夜地干着,家里老人孩子都出动,多造出一块砖瓦,就多分一点银钱,想自己造好了去卖的,想想那个运费,还有自己能不能卖出高价,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她们家这个分三六九等的砖瓦,还是中低档的卖得多,高档的也有买,到底只有一个窑厂,两个村子的人就算每日这么干,也只能做出来那么一点。
那些村子里的人也做个计算,就这么点时间自己单干,或者半辈子在窑厂里都有的干,肯定是后者更好,现在只需要做,就能分到不少银子,主家结算都可以用银子,不需要用铜钱去换银子,那肯定能节省许多花费,交税的时候就容易许多。
时日炎热的时候,冰场也终于建好了,冰激凌球很是吸引一波风潮,她们卖得价格有高有低,有精品有老百姓也能吃几口的,传播的范围极广。
冰块批发的生意做得也顺理成章,有几个大户人家觉得很便宜,便从她们这儿定下几百斤的货,每日给她们早晚各送十斤去,按这个量送,一个月的冰都需要三四百两银子。
偶尔送一些新品的冰激凌过去,再按时送过去,这些人家也没什么话说。
这才五六月,等后头越来越热,冰块生意肯定会更加好办。
看着一月就入账两三千两银子,扣除掉所有花费,各家一分,到手也有四五百两,冰激凌的生意其实做得更好,那铺子里的银子照样分,只是分的比例她要到四成,到手竟也有上千两银子。
跟她合作的夫人们看着手里几乎是白来的上千两银子,再看着每日早晚各给送来的五斤冰,还有些试吃的冰激凌,瞧着生意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等薛元娘又拉着她们一道去做布匹生意的时候,抵触小了很多。薛元娘有江南的货源,能将江南时兴的花样送过来,但她必须组合着才能卖,买多了还可以陪送一瓶香油熏衣服。
那味道比一般的熏香要清淡一些,就算熏的时间短,倒在衣服上也不会留下多少痕迹,留香也很久。
这香油是非常贵的,外头铺面里卖得至少三四十两一瓶,没在铺子里买够个三五百两,那肯定是不送的。
如此一个掌握着稀缺货源的铺子,可想而知生意不会差,连外头极为难买的蜀锦她都有,可见在江南也找到了帮手,旁人是比不得的。
薛二老爷从善如流跟着她一道进了京城,酒楼和铺面原本就有的,跟薛元娘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一结合,生意更加好,也方便他们跟忠顺亲王再处处关系。
仅有两个铺面,一月已经能进账上千两,以后稍微不是那么火爆的时候,一月上百两应该还是做得到的,银钱肯定不会缺。
薛元娘这么倒腾出来风潮,也让不少人看在眼里,眼红也没有用,她们暂时没跟林家有什么深交,而且也就上千两的生意,对那些顶级勋贵人家,还不够一年的月例银子。
第83章贾政VS薛元娘的娘家,都头疼不已
在这种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薛元娘在京中也算是个人物,大多数人都慢慢知道有这么个利索人,也有嗤笑她爱做生意这种事情,大体不过是嘴上酸着,挨不着她什么事。
待林如海再一次带来近千万两银子,被陛下安排做吏部侍郎后,才真正地有了自己的地位。
林如海本身就是懂科举的,也是从翰林院中打拼出来的,该读到什么程度,能够给自己积攒名声,没有日复一日的苦功是万万不能的。
虽说林宝儿才三岁,但他本性并不好动,坐得住,只是背书上需要引导,好在夫子讲学生动有趣,并不是外头那些呆板教学之人,引经据典生动非常,更喜欢看人家挖空心思辩论。
文臣哪有嘴皮子不利索的,一个课堂之上,人人进度不一样,但对这个互相斗嘴的阶段尤为欢喜。
大的展现了才华,小的愿意下苦功好好嚼碎书中之物,对经义文章破题都有大大的好处,文风很好,教出来的学生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愿意努力用功的,也待不了两年,自动就会退去。林如海当初便是里面的杰出人物,宝儿也不能坠了他的名头,原本不在还好说,如今已在身侧,怎么能不日日检查他的书背得如何。
他本擅长破题,自然能从各个角度问询,并不比夫子差不多,宝儿进学半年将蒙学学得七七八八,进度算是快的,基础没打磨完全之前,只能稍稍了解一点其他的杂学。
薛元娘一概不知,黛玉两头住着,王熙凤的意思,也没必要这么整天来来回回搬家,老太太还是喜欢姑娘家去府里玩的,说不好三天两头地来接,还要专门安排屋子。
不知怎的,宝玉还是跟她玩到了一处,不求上进的宝玉嘴巴是真的甜,对每一个人都很好,但都比不上对黛玉的,最主要的,他能感知到冷暖,会察觉到黛玉的问题,能把自己当姑娘家去揣摩。
黛玉自知这点,有意思地问他要不要走经济仕途,听闻他极为反感,便更觉得有戏。
相较其他不求上进者的容貌和秉性,宝玉当真算得上好的,就算日后分家出去,五品小官的嫡子来给她做赘婿,那也是她赚了的。
老太太更加欢喜看到两个玉儿走得近,林如海如今是个如日中天的模样,有这样的岳父帮衬,再没有不妥帖的地方。
年纪还不算大的宝玉正是好颜色的时候,满屋子的漂亮丫头,身边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嬷嬷都没有,王氏和老太太都疼他,就算二太太再做错事,也赖不到宝玉头上。
唯一让他不舒坦的,应该就属荣禧堂的那个小书房,自从贾雨村来了以后,读书有贾琏看着,贾兰和三春、黛玉都进学了,男孩们自是要学一整日的功夫,姑娘们一日就学一个下午。
就这一日的时间,宝玉得了贾雨村和贾琏更多的关注,至少不能发出响动影响旁人听课。每个人的进度都不一样,其他人都是按部就班推进,唯有贾宝玉的进度一直落在后面。
贾雨村有心好好教,却也实在没那个能力改变贾宝玉的本性,还不如在贾琏这个看看能不能得到好处。
几个姑娘明显都更加聪慧,每日只学半日,蕙质兰心的姑娘们进度也没有比别人落下多少,早上学习女红管家,都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多想。
要论努力,贾琏和贾兰是不相上下的,都憋着鼓气,家里人不说什么,机会难得却是深刻了解的,只要是贾雨村让他们做的,没有不努力完成的。
唯独这点,让贾雨村还有些许欣慰。
林如海带来的银子,再一次将国库填满,旁人再想借银子,那绝对是借不到的,有了银子,各部都松泛一些,宫里也无需那般节俭,宫妃们的首饰也敢带出来。
竟真有一副难得的盛世之像,至少上皇是如此想的。
整个朝堂谁不感念他的仁德,京中热热闹闹各处都是修整省亲别院,各大商铺都想着分一杯羹,怪石花草都有些供应不上,京都附近的百姓都得了好处,各处都要做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