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一日政事,萧迟回府洗漱完,入宫去。
“你怎么来了?”看到他,姜心棠有些意外,他昨夜才在她这,正常今明两晚他都不会来的。
萧迟没回答她,让宫奴都退下去。
孟梁安也认为萧迟今晚不会来,在寝殿里边陪姜心棠说话边跟小公主小太子玩。
她很自觉地起身给萧迟行礼,跟姜心棠说她去歇息了,便出去。
小姜律睡着了,乳娘把他抱去偏殿睡。
小太子小公主还在玩,乳娘嬷嬷便没有来抱他们,只是退到殿外去。
等人都走了,殿内只剩下。。。。。。
冬至未至,青石镇的气温骤降,街道两旁的老屋檐角已挂上了细长的冰凌。记忆馆的门前,几株早开的腊梅在寒风中倔强地绽放,香气清冽而幽远。
春棠站在窗边,手中握着一封刚拆开的信。纸张厚重,火漆封印上刻着一枚古旧的徽章??是“云山文库”最后一位馆主留下的遗物。
她缓缓展开信纸,字迹苍劲有力:
>“春棠女士:
>
>若你读到这封信,说明‘云山文库’的命运已然尘埃落定。
>
>我年事已高,无力再守护这些资料,只能托付于有心之人。我曾怀疑你们是否真能承担这份责任,直到看到你们为文化传承所做的一切努力。
>
>这些族谱、书信、手稿,承载的不只是一个地方的记忆,更是无数人生活的痕迹。它们不该被锁进私人藏室,也不该流散四方。
>
>请善待它们,也请继续走下去。
>
>??林守拙”
春棠看完,心头一热。她将信折好,轻轻放在桌上,目光落在窗外那片静谧的雪地上。
“妈,省文物局那边回信了。”春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电子打印件,“他们同意我们申请的‘民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计划’,还批了一笔专项补助。”
春棠点头:“很好。接下来我们要把‘云山文库’的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扫描存档,并建立公开数据库。”
张明远从书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这件事不容易。许多族谱年代久远,纸张脆弱,必须先做修复处理。而且,有些内容涉及家族隐私,不能全部公开。”
春棠接过茶杯,轻声道:“那就分层开放。核心史料可以数字化后向公众开放查阅,敏感部分则设立访问权限,由家属或研究者申请使用。”
春生兴奋地说:“我可以设计一套分级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身份和用途选择不同的浏览权限。”
张明远看着儿子,眼中带着欣慰:“看来你是真的打算长期参与这项工作了。”
春生点头:“以前我只是觉得写书有趣,现在才明白,记录历史、保存记忆,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春棠看着他,心中涌起一阵柔软。她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条路并不平坦,但她从未后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春棠姐!”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是镇上的老邻居王阿婆,“外面来了个奇怪的人,说是要找你。”
春棠微微皱眉,放下茶杯,快步走到门口。
一个身穿黑色大衣的男人站在台阶前,神色凝重。他手里拎着一个老旧的皮箱,神情疲惫却坚定。
“春棠女士?”男人开口,声音沙哑,“我是从北边来的,受人之托,送一样东西给你。”
春棠打量着他,警惕地问:“谁让你来的?”
男人没有回答,而是打开皮箱,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郑重地递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