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春棠翻开封面,心跳猛然加快。
本子的扉页上写着一行熟悉的字迹:
>“谨以此册,献给那些愿意记住过去的人。”
她抬头看向男人:“这本书是谁的?”
男人低声说道:“是我父亲临终前托付给我的。他说,这本书里记载的内容,只有你能看懂。”
春棠的手指微微颤抖。她迅速翻阅了几页,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这本书……是从哪里来的?”她追问。
男人摇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在我家阁楼里藏了几十年。我父亲去世前只留下一句话:‘若有一天《青石之下》的作者还在,就把这本书交给她。’”
春棠深吸一口气,合上笔记本,眼神复杂。
“谢谢你。”她郑重地对男人说,“请你留下来休息几天,我还有些问题想问。”
男人点点头,似乎早已预料到她的反应。
当天晚上,春棠一家三口围坐在天井边的小桌旁,桌上摆着那本神秘的笔记本。
“这本书……”春棠缓缓开口,“看起来像是当年某位知情人的日记。”
张明远仔细翻阅:“里面提到的一些名字和事件,和我们在整理《青石之下》时查到的部分线索吻合。但有些内容,是我们之前从未听说过的。”
春生指着一页写道:“这里提到了一场发生在五十年前的秘密会议,地点就在青石镇附近的一个废弃庙宇。会议参与者包括几位地方官员和一位来自京城的历史学者。”
春棠皱眉:“如果这是真的,那意味着我们现在掌握的历史版本,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张明远沉思道:“也许,《青石之下》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春棠看着手中的笔记本,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她知道,这本书的到来,意味着新的故事即将开始。
第二天清晨,她召集了几位长期合作的历史学者和档案专家,开始对这本书进行全面解读。与此同时,她也在思考是否要将这些新发现纳入下一本书的写作计划中。
然而,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整理资料时,一个新的挑战悄然降临。
那天下午,春棠正在书房整理笔记,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出版社编辑李老师。
“春棠,出事了。”电话那头语气急促,“昨天夜里,我们的服务器遭到攻击,关于‘守护记忆’项目的部分数据被盗取,其中包括‘云山文库’的核心资料目录。”
春棠心头一震:“有没有备份?”
“有,但我们怀疑这次攻击不是随机的,而是有针对性的。”李老师压低声音,“对方似乎只想获取与‘云山文库’有关的信息。”
春棠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快安排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并通知相关专家。”
挂断电话后,她立刻联系春生:“启动紧急备份程序,所有资料上传至离线存储设备,同时封锁外部访问权限。”
春生立刻行动起来。
张明远走进来,听到消息后皱眉:“看来,他们还是不肯罢休。”
春棠点头:“这次他们盯上的不只是《青石之下》,而是整个‘云山文库’。这些人想要的,不只是抹黑我们的声誉,而是彻底掌控这些资料。”
张明远沉声道:“我们必须采取更主动的措施。”
春棠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已有决断。
“是时候了。”她说,“是时候让真相浮出水面。”
她拿起那本神秘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目光坚定如初。
属于春棠一家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腊月将至,青石镇的气温愈发寒冷。清晨时分,屋檐下的冰凌已经垂落尺余,街巷间弥漫着一股清冽的寒意。记忆馆门前的腊梅依旧盛开,花瓣上凝结着薄霜,在晨光中泛着微弱的银光。
春棠站在窗边,手中握着那本神秘的笔记本。昨夜她翻阅良久,虽未完全解读其中内容,但已能确定这本笔记所记录的信息远比她预想的更加重要。
“妈。”春生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我已经把服务器的安全系统重新设置了一遍,并启动了离线备份程序。现在除非有人能直接闯入物理存储设备,否则数据不会外泄。”
春棠接过茶杯,轻轻点头:“做得很好。但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守,得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