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己跟杨珺秀讲了过往,但他一直还是回避着那些过往的。
他详细地讲过自己的得到,但一旦说到失去,就会语焉不详,仿佛那是不可触碰的疤痕。
于是过去远的,他越是记得清楚,越是隔得近的,他确实故意遗忘。
当年周立行和沐明实在惠通桥那边相遇后,他们一起在滇西打游击,度过了许多岁月。
可沐明实从来没有详细地向周立行讲过,当初他们的车队,到底经历了什么。
沐明实只说,大部分人都壮烈牺牲了,一小部分人过了惠通桥,希望他们能活下去,活得更好。
那个时候敌军环绕,他们每日都在琢磨如何跟敌人拼杀,周立行见沐明实黯然神伤,不愿多提,便没有再问。
毕竟他们的游击队也是一样,今日大家还在一起聊天,明日也许就死于一场埋伏,一场围剿,一场战斗。
当生死变得轻易,人也会变得麻木。
这一晚,他们聊得很晚,周立行将他所知道的关于沐明实的事情,都告诉了付志卿。而付志卿,也告诉了周立行当初他们在腊戍分开后,一路上发生的事情。
……
车队离开腊戍,一路兵荒马乱。
沐明实一边吩咐人保持电台联络,一边对四位中队长进行了安排。
按周立行之前的排布,队首是一中队,由年纪最大、经验最为丰富的老司机王伟中带队,他对地形和道路最熟悉,可以在前方预警。
其次是四中队、二中队。
四中队的人大多是从学生招募而来,中队长是在培训班里各门学科都拿第一的付志卿,沐明实之前带的女队员们也大多安排在四中队,这只队伍年轻气盛但灵活变通,可以随时为一中队提供帮助,电台也是由四中队在主要保管;
二中队紧随四中队,中队长是来自大马的华人吕大华,他们中队的维修技术很强,可以对前后的车辆起到及时保障。
队尾殿后的是三中队,有忠义堂的人组成,中队长是接受过系统战斗训练的新津分堂堂主严复民,他们队伍的火力最强,负责警戒和断后。
这一番安排已经十分妥当,沐明实没有做任何变动,她只是把女队员们都集中起来,跟着电台一起,都上了四中队的车。
这一番出去,道路拥挤,英国人、缅甸人、印度人、泰国人、华侨同胞们,以及大溃散后四处碰壁的远征军们,大家都在一窝蜂地往中国边境赶。
一中队作为打头先锋,他们一边摁着喇叭踩着油门往前冲,一边也在不断观察路边的情况。
腊戍至国境内龙陵的路面会突然变窄、弯道激增、路况也很差,运输在这一段上经常堵车,形成瓶颈。从腊戍的物资要运到昆明,在这一段上运力十分紧俏。
此时这个地方路边站满了人,一望无际,有往前跑的,有往后跑的,十分混乱。
王伟中看着前方拥堵的路上只有人和部分私家车,一股无言的心悸涌上来。他下车往山坡的沟谷里看,果然看到了许多被逃难的人掀下山的车辆。
王伟中找到沐明实,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仰光港到腊戍,再从腊戍到惠通桥,就像一个瓶子,下粗上窄,惠通桥就更像瓶盖,我们现在,就像是在走黄泉路……“
老王摸了一把汗,神色凝重,“能走完这段路,便生,走不完,便死。”
沐明实自然也知道,她告诉王伟中,“老王师傅,我们也得行夜车,尽快走完这段路。”
王伟中回到队首,他心中不安,亲自去了第一辆头车。
缓慢的队伍终于挤进了龙陵,前方不远处的几个大转弯处,人流量又在变慢。
王伟中心中起疑,他想了想,再次去找沐明实。
“前面人流量不正常,我们车队先不要动。我带一个小队过去看看情况。”
这一路有车辆坏掉的,车内人员突发意外死亡的,逃难的人打群架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皆有发生,自然也少不了一些趁火打劫的。
王伟中的一中队走在前面,遇到好几次试图劫掠他们货物的,也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
沐明实让护卫队的十个人带着一挺机枪跟王伟中一同前去打探,车队车辆前后相接,护卫队下车警戒,司机在车上待命。
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原来日本人已经跑到了前面。
沐明实没有等到王伟中回来,只等到了疯狂响起的机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人群的尖叫声。
沐明实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她立即让护卫队前去支援,可蜂拥这乱跑的人群让他们寸步难行,人潮扭头往反方向蜂拥,下车的护卫队们差点被冲散。
“上车!”沐明实咬着牙下令,“开车突围!撞也要撞过去!”
一中队的喇叭都快摁裂了前方的人群也不让,当他们不顾一切直接往前冲的时候,人群倒是知道会被撞死,终于是分开了道路。
可当沐明实他们赶到前方的时候,战斗过的地方已经没有活人踪迹,只有被炸毁的十几辆车和一地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