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居住的房子是个二进院,后院住人,前院被四五个棚子分割,堆放着竹子、竹条,圈养着十只鸡,养着一头驴,靠墙还放着一架木板车,布局杂乱拥挤,但收拾得很干净。
驴从驴棚里探出头,它冲孟青“咴咴”叫两声。
“大毛,我回来了。”孟青高兴地打招呼。
“它叫大毛,六岁了。”她介绍。
杜黎无奈,“我晓得,我来过,你也跟我说过。”
“这不是担心你忘了。”孟青领他去后院,后院地方不算大,跟杜家占地不能比,堂屋、厢房和灶房都安排在后院,房屋之外的空余土地只有杜家院子的三分之一,不大的地方还种着孟青的橘树和孟母的桂树,树坑用圆润的太湖石排列一圈。
这个小院生活气息浓郁,杜黎每次过来都会打量许久。
孟青的闺房还是她上一次离开时的样子,不过床上是空的,被褥洗晒后装在箱笼里防潮。她急着要去给爹娘做饭,暂时没心思开箱铺床,她把孩子抱去孟父孟母的屋里睡觉。
杜黎看她拿另一把黄铜钥匙开主屋的门锁,他再一次见识到孟青在孟家的地位,她出嫁后不仅有娘家的钥匙,还有随意进出爹娘房间的权利。在杜家,只有杜悯能进西厢,但西厢的房门钥匙只有一把,绑在他爹的裤腰带上,只有他娘能拿到。
“我去做饭,你在院里守着,孩子要是醒了你喊我。”孟青出来说。
杜黎点头,“要我做什么吗?”
“我做饭不要帮手。”
孟青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屋顶的烟囱就冒出炊烟,她把米饭先蒸上,再着手洗菜切菜。食橱里有鸡蛋,有水芹,还有半块儿豆腐,只够做两个菜。
“杜黎,你去鱼市买两条鱼回来,瞅那才进城的渔船,买两条白鱼,我做清蒸。要是没有新鲜的白鱼,就买白鲢。虾也买个两三斤……”
“青娘,你是不是在喊我?”杜黎从前院跑过来。
孟青走出去,“你不在后院?干什么去了?”
“我想起进来的时候看驴棚里有驴粪,我去收拾收拾。”
孟青笑瞥他一眼,“你丈母娘回来又要夸你勤快。先别忙那事了,你去鱼市给我买两条鱼……”
“鱼我买回来了。”孟母快步走进来,她在前院高声说:“我回来看大门开着,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我早上走得急,忘记锁门了。”
孟青和杜黎一起迎上去,孟母盯着孟青瞧两瞬,确定她眉间不带郁气,她扑通扑通的心才回归原位。
“我们昨天才回来,你俩今天就来了,早知道昨天跟我们一起走,也省了十文的船资。”当着女婿的面,孟母没问出心里的疑惑。
杜黎接过鱼,说:“我去刮鱼鳞。”
他一走开,孟母就绷着脸捏孟青一把,“你婆子娘把你们赶出门了?”
“没有,杜黎是送我回来的,我这趟回来也是他爹娘点头同意的。娘,这是个喜事,等我爹和我小弟回来,我当着你们的面一起说,免得我要重复两遍。”孟青拉着孟母去灶房,“要下雨了,我爹跟我小弟没跟你一起回来?店里有生意?”
孟母半信半疑,喜事?跟杜家扯上关系的能有喜事?
她惴惴不安。
鱼刚清理干净,雨下下来了。
杜黎冒雨把驴棚和鸡圈打扫干净,雨水洗刷掉粪便残留的臭气,后院的柑橘树和桂树在雨点子的捶打下,叶子里的青香气散发出来,随着飘荡的水汽,一点点滋润着这个家。
“女婿,快换身衣裳。”孟母拿了身孟父的衣裳给他,“快换上,别着凉了,一下雨就冷。”
“不碍事,一会儿就干了。”杜黎不在意,他在水田插秧的时候,湿衣一穿就是一天。
“听我的,去换上。”孟母瞪他,“这是你丈人爹的衣裳又不是旁人的,你拘束个什么劲儿。”
“没拘束……”杜黎只得接过衣裳去孟青的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