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他不在家,不便领你进去观赏,听你的表兄说,他有意考取功名?等哪日怀章在家,叫上你的表兄一道来府中,想他二人也能谈得上话。如你表兄有想读之书,怀章也会乐意出借的。”
月芽心道那人不过是随口胡扯的话,倒叫老太太放在心上了,她何曾见他真心想要科考。
游完园子,老太太于小阁设宴款待,席上月芽说起碧水村中的一件趣事。
有个老婆婆,盼孙多年不得,两年前正逢中秋佳节,一家人在门前上月,偶然路过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士。
家人们见其脏污,不予理会,唯有老婆婆善心,把新鲜饭食、好衣好鞋相赠。
老道士走时唱了一段词:“施舍一碗水,泉涌报深恩,扶起路边柳,荫蔽后来人,心田种善苗,何愁无结果?莫看乌云厚,终有天门开……”
不成想,翻过了新年,那家多年不孕的儿媳就被诊出了身孕,如今已经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哎呀呀!果然是好心有好报啊!”这桩喜事正说到老太太心坎上去了,她一欢喜,便叫人送了酒来助兴。
月芽陪着也喝了几杯,酒足饭饱后还被老太太安排在一间厢房歇息。
午后蝉鸣悠悠,更显院中雅静。
乔老太待下一向宽和,无事忙时,府中下人们大都可以各得清闲自在,现下老太太正在房中午睡,园内侍婢也寻了静处歇晌去。
月芽悄悄起身,按着今日游园时记下的路线,七拐八拐地终于找到了竹园。
此处并无人值守,月芽推门而入,只见里头先是一个小院子,有两个大缸摆在中间,养着荷花,因未到花开时节,只有几片碧绿的荷叶摇曳其中。
再往前是一间竹屋,门上也没有落锁,月芽观察四周动静,见无异样,便快速进入屋内。
一片清香袭来,这竹屋内又阴凉又安静,可真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月芽自然没有乱动里头的物件,她将袖中信封抽出,正想寻一处合适安放的位置,见一张书案摆在窗前,便走过去察看。
先入目的是一抹丽色,只见宣纸上画着一个身穿天青色罗裙的美人,她手中抱着一支荷花,正垂眸沉思,眉目柔婉。
月芽只觉得她的面容好生眼熟,但因画的是侧颜,又一时说不上来像谁。
外头忽然传来脚步声,月芽不敢再耽搁,赶紧将信封藏在画纸之下,再悄声出门。
花道上有一侍女寻来:“方姑娘去了何处?”
月芽面上装作赧然,扶额道:“饮酒后觉得有些不适,想寻一处方便,不料竟然迷了路。”
侍女笑道:“姑娘该叫奴婢们为您带路的,现在也差不多该到老太太午睡醒来的时辰了,姑娘请随我来吧。”
月芽又陪伴了乔老太一整个下午才被萧巳接回家中。
夜色如墨,月光映水。
一辆马车驶入尹府后停下。
尹怀章揉了揉紧绷的眉心,问打帘的侍女:“老太太今日如何?”
侍女悄悄观察其神色,但见男子棱角分明的侧脸隐在昏昏夜色之中,半明半昧,眉骨深刻下,眼底黑沉中,有化不开的疲倦。
侍女便捡了好听的话去说:“今日有一位方姑娘来府中陪伴老太太说话解闷,老太太心情好了许多,饭食都用得比往日多些,午膳还高兴地饮了几杯酒呢,此刻已经睡下了。”
尹怀章点了点头,径自往后院的劲节斋去。
竹影疏疏,静夜怀思,他独自坐在案前,痴痴地凝着画中之人,神魂飘忽。
“阿婉……”无意识地轻唤一声,风拂帘动,似在回应。
他情不自禁地抚上画中人面庞,指尖流连难舍。
忽感到画纸下有一处薄薄的凸起,他将其抽出。
正疑惑何处而来一个无名信封,他展开其中纸张,看了片刻,眼中墨色愈发浓重。
“今日可还有人来过府中?”
前来送水的侍女道:“除了老太太请来的方姑娘再无旁人。”
尹怀章皱眉:“她来过我的书房?”
侍女:“没有,老太太只带着方姑娘游了园子,因大人不在家中,老太太并未让她来此。”
尹怀章挥袖让侍女退下,手中捏住这薄薄一片,却似有无形之重的纸张,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