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丹难以置信地看着沈彻闻。
沈彻闻的这些话实在太令他惊讶。从他口中,周贺丹第一次知道了真正的未来。
他们做到了。
他们不仅拉下了太子,报了仇,还爬到了权力的顶点,让兄长得到了皇后的名分。
这是他在梦里都不敢想象的未来。
周贺丹脸上露出明媚的笑意,但也不过是一瞬,烟花一样,仿佛沈彻闻臆想的幻影。
随后笑容敛去,他朝沈彻闻问道:“你之前一直瞒着我,现在却突然同我说这些,是想做什么?你是来向我宣告,我们日后桥归桥路归路,就此分道扬镳?”
说到这里,周贺丹再次不自觉摸向肚子,死死盯着沈彻闻,咬牙说道:“我说过,你敢离开,我一定会杀了你。”他呼吸变得急促,脸上因情绪激动泛起红。
他没办法继续在沈彻闻面前伪装得什么都不在意。只要想到自己会与沈彻闻重新回到原点的可能性,周贺丹就难以抑制任何情绪。
沈彻闻伸出手,摸向他的脸:“心肝,你是我的,就永远是我的,我哪里都不会去。就算我们真有不共戴天的那天,我也要站在你身边,跟你面对面互相捅刀子。
“我是想告诉你,你们报错了仇,太子和皇帝不是害死你兄长的凶手。”
“不可能,除了他,还会有谁?”周贺丹问。
周贺丹与乐书音刚开始布局还没有真正开始行动,一切还有余地,不像十年后的周贺丹,所有事都做完,回不了头。因此听到沈彻闻的话后,周贺丹的情绪更加平缓,甚至还能提出质疑。
沈彻闻反而问他:“你们为什么确定是太子?”
“他是最后一个见过我哥的,整个府里都看到了。”周贺丹说。
周贺青当时怀了皇族血脉,又阻碍了二皇子与沈家的联姻,皇帝容不下他是理所应当的。太子奉皇命清理掉脏了皇家血脉的太监,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我是书乾哥,我杀人是不会亲自过来的。”沈彻闻说。
“做这些假设是没有意义的。”周贺丹说。他并不怀疑乐书音的判断,乐书音确定仇家,必然经过了很严密的调查,不会草率行事。
“怎么没有。”沈彻闻说,“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有人在太子离开且下人发现之前,见到了大哥,并行凶呢?”
“动机呢?”周贺丹问。
“嫁祸太子,让太子和老二内斗,自己渔翁得利。”
“我哥和二殿下的事,陛下在得知后立刻封锁了消息,除了太子和亲信外,其他知道的人都被灭了口,谁有这种本事知道这些?又况且,即便当时消息泄露了,他怎么能笃定太子会见我哥?如果太子不来,他岂不是白费力气。”
“如果,如果说,这一切,从一开始,都是那个人设下的局呢?”沈彻闻说,“他比陛下还早知道大哥和老二的事,把这件事捅到了陛下面前,他料定了老二会去求陛下,介时父子生隙,他再以忧心老二的名义,去点拨太子呢。”
比如故意到太子面前,询问二皇子为何会和陛下吵起来,问太子有没有办法出手劝解。用这种似是而非的话,引导太子主动加入这场乱局。
“你找到这样一个人了吗?”周贺丹听着沈彻闻如此认真的语气,朝他询问道。
虽然他心底知道,沈彻闻是个彻头彻尾的太子党,说这些话的目的,大概率是为了让太子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躲过命中注定的劫数,但周贺丹不得不认真考虑沈彻闻的话。
他们未来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仇,如果仇家从一开始就错了,那他们费尽心力,都成了笑话。
“我找到了。”沈彻闻说,“两日后中秋,太子将在东宫设宴,几个皇子都会去,介时你同我一起过去,我会在那场宴会上,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沈彻闻,你发誓,你今天说的这些话,都没有骗我。”周贺丹说。
沈彻闻伸手赌誓:“我绝对绝对没有骗你,如果我骗了你……”
周贺丹打断道:“不用说了,我信你。”
第72章天授十四年殿下,当年一别,阴阳两隔……
中秋午宴已经是东宫历年的惯例。
与每年盛大恢宏的晚宴不同,这场午宴一般来说皇帝不会参加,只有太子带着几个皇子近臣,算是兄弟间关起门来的家宴。
沈彻闻因是皇子伴读,除去天授十二年中秋在边关外,年年都会与几位皇子一道参加这场午宴,但今年却缺了席。
其实不止沈彻闻,往年赴宴的东宫近臣也都没来,太子美其名曰为了拉近兄弟几个感情,今年就不叫其他人过来了。
“旁人不来倒也罢了,怎么连彻闻都没叫上?”三皇子先开了口,“彻闻从小跟咱们一块长大,年节家宴父亲都叫着他一起,大哥总不能这会儿跟他见了外。”
太子解释:“不是我不叫他,是他还没到。”
“不是说中秋就能回来吗?”二皇子破天荒接了话,“说到底,你派他出门这么久,到底是查什么的?”
三皇子朝着乐书音坏笑,意有所指:“总不能是外头有什么仙啊妖啊的,把沈彻闻连人带魂一起给勾了去?老二,你怕不是太久没见着人,着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