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俗仙 > 307先天离火真炎大法(第1页)

307先天离火真炎大法(第1页)

这一次修行,就是半年有余。

虽然有充盈火气,但丙火灵诀终究是玄门正宗,不似大灭魔经之类魔门功法,可以急功躁进,陈乾六足足修行了半年有余,才把丙火灵诀修炼至了炼气十层。

不过这半年来,他也不。。。

晨光如纱,轻轻覆在山村的瓦檐上。露珠顺着茅草屋脊滑落,滴在门槛前那双崭新的草鞋里,发出细微的一声“嗒”。鞋面编得并不精致,甚至有些歪斜,却每一根草茎都浸过艾草汁液,晒干后泛着淡黄光泽,仿佛藏着一段未曾言说的叮嘱。

屋里,少年正低头咬牙执笔。左手五指扭曲变形,像是幼时被火烫伤又未得医治,关节僵硬如枯枝。他用布条将毛笔绑在掌心,一笔一画地写着:“我也能……做一个好人吗?”

纸是粗麻纸,墨是灶灰调水,字迹歪斜颤抖,最后一个“吗”字几乎溃散成团。但他没有停下,而是深吸一口气,重新写下一遍。这一遍稍稳了些,虽仍丑陋,却透出一股不肯低头的倔强。

窗外身影悄然离去,并未惊动任何人。那是一位老妇,背已微驼,手中提着一只竹篮,内盛几枚温热鸡蛋和一小包药粉。她是村东头守寡三十年的陈阿婆,年轻时曾因“私授童蒙”被族规鞭打三十,险些丧命。如今她不识字,却每日偷偷给这少年送饭,只因听人说:“他想学写字。”

而此刻,在千里之外的东海渔港,一艘破旧渔船正缓缓靠岸。船头站着个披蓑衣的男人,面容清瘦,眼窝深陷,怀里紧抱着一个木匣。他是十年前从归言岛逃出的教书匠余沉舟,当年三百孩童中唯一活下来的启蒙先生。如今他鬓发尽白,肺腑因长年饮咸水受损,咳起来如同破风箱,可眼神依旧明亮。

码头上几个孩童围上来,争着帮他解缆绳。一个小女孩仰头问:“余先生,这次带回来什么故事啦?”

余沉舟笑了,打开木匣,取出一本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册子。封皮早已磨损,露出内页一角,赫然印着三个褪色朱砂字:《残者志》。

“今天讲的是‘阿禾的故事’。”他说,声音沙哑却温和,“那个最小的孩子,死前还在教别人认‘春’字。”

孩子们席地而坐,海风吹乱了他们的头发。余沉舟翻开一页,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幅炭笔画??一群孩子围坐在石桌旁,中间站着个矮小身影,手指点着纸上一个大大的“春”字。阳光洒在他们脸上,笑容灿烂。

“你们知道吗?”余沉舟轻声道,“阿禾七岁才学会写自己名字,因为她天生跛脚,村里人都说她是‘灾星’,不该活。但她妈妈每天夜里抱着她念《千字文》,一句一句,直到天亮。后来她去了归言岛,在那里第一次拿起笔……她说,写字的时候,腿就不疼了。”

一个小男孩举手:“那她真的看到春天了吗?”

余沉舟望着远处海平线,良久才答:“她没等到花开,但她的‘春’,留在了别人的笔下。”

话音刚落,忽然一阵急促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青年渔民奔来,脸色发白:“余先生!北滩发现了东西……像是碑,刻满了名字!”

余沉舟猛地站起,木匣差点掉落。他跟着青年一路疾行至北滩,只见退潮后的礁石间,一块青石半埋沙中,表面布满刻痕。他颤抖着手拂去泥沙,一行行名字浮现眼前:

>阿禾

>小满

>望弟

>春桃

>……

整整三百个名字,排列无序,深浅不一,有的明显出自孩童之手,歪歪扭扭;有的则工整严谨,似成人补刻。而在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此碑无名,只为记住:我们曾存在。”

余沉舟跪了下来,额头触沙,老泪纵横。

同一时刻,西北边陲某座废弃驿站内,柳含烟独坐灯下。她的左臂已截至肘部,伤口缠着黑褐色药布,散发出苦腥气息。桌上摊开一张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点??每一个,都是近年来新建或重建的启蒙堂位置。

已有八十九处。

她蘸着朱砂,在地图西南角添上新的一点,低声自语:“第一百所……快了。”

烛火摇曳,映出墙上悬挂的一幅残卷。那是《残者志》最后一页的摹本,边缘焦黑,正是当年苏挽晴以血点燃的那一张。如今它被装裱起来,置于香案之上,日日焚香祭拜。

门外传来敲门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