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照破山河 > 第 54 章(第2页)

第 54 章(第2页)

陆庭松则总在顾来歌夜间被噩梦惊醒时,抱着自己的枕头和被褥,整夜守在他寝殿外间的榻上,直到听见里间传来均匀绵长的呼吸,才敢合眼。

他们曾一起溜去御膳房,偷拿尚食局新制的、准备进奉给皇帝的蜜饯,躲在假山石后分食,甜得眯起双眼;也曾在一个闷热的夏夜,偷偷划走停靠在太液池边的小舟,藏在里面,就着偷带出来的、不知哪个藩国进贡的葡萄酒,仰头看漫天星河倒映在水中,醉倒在船舱里,直至被清晨巡视的侍卫发现。

最难忘是平世十九年的上元夜。一场急雨初歇,夜空如洗,月华皎洁。三人费尽心思,终于成功溜出戒备森严的宫门,混入熙攘喧嚣的京城夜市。

星雨洒玉壶,朱雀街灯煖。银鞍叩金埒,香车转月轮。揽月悬珠,邻肆列珠珞,来时逢香薄,似携星斗坠御河。

顾来歌紧紧抓着两个挚友的衣袖,一双眼睛亮得像盛满了今夜所有的星辰与灯火,对宫外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陆庭松始终护在他身侧,用自己日渐结实的身躯替他隔挡开拥挤的人流。

伶舟洬则细心留意着他的目光,见他多看了两眼一旁小贩手中的几个糖人,便了然一笑,挤过去买了一个,塞到他手里。

“等我们再长大些,”顾来歌咬着甜脆的糖人,话语有些含糊,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我……我是说,等我们都当了父亲,还能像今夜这样,偷偷溜出来玩吗?整日在宫里读圣贤书,也不知何时才能再出来了。”

伶舟洬闻言失笑,看见他唇边糖渍,将手帕递了过去:“又说傻话。殿下将来要做明君的,自然要读万卷书。那时您已是九五之尊,君临天下,日理万机,哪能……哪能再如这般胡闹。”

陆庭松却满不在乎,伸出胳膊,一边一个,亲昵地揽住顾来歌和伶舟洬的肩膀,力道大得几乎将两人带得一晃。他眉眼英挺,笑起来却如松上落雪,清朗干净,明明是个更擅长舞刀弄枪的将门虎子,此刻却莫名透出几分文人式的儒雅与洒脱:

“明君更要行万里路。困在宫里能知道什么民间疾苦?等日后殿下登基,若想亲眼去看看边关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我带你去啊。”

顾来歌被他说得心驰神往,重重地“嗯”了一声。集市灯火灼灼,彼时伶舟洬和陆庭松就站在他身侧,所谓明月清风我。

然而,少年的无忧岁月,终有尽头。

平世二十四年,十二月。

先帝顾偃在位的最后几年,朝政已显颓势。北境乌洛侯和西南南洹愈发嚣张,边境摩擦不断;朝中党争初现端倪,老臣与新兴势力互相倾轧。

而皇帝的身体,也在这内忧外患的耗磨下,如风中残烛,迅速衰败下去。

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皇城,将朱墙金瓦都染成一片刺目的白。太液池结了厚厚的冰,再映不出天光云影。压抑的气氛笼罩着宫苑,连往日最活泼的鸟雀都噤了声。

顾来歌跪在父皇的寝殿外,已经跪了整整两个时辰。冰冷的金砖地透过单薄的孝服,将寒意一丝丝渗入骨髓。殿内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夹杂着御医们压抑的交谈和宫人低低的啜泣。

伶舟洬和陆庭松一左一右陪在他身后,同样跪得笔直。

殿门终于“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首辅大臣面色沉痛地走出,目光扫过跪了满地的皇子宗亲、文武重臣,最后落在脸色苍白、却竭力维持着镇定的顾来歌身上。

“陛下……驾崩。”

沉重的两个字,如同丧钟,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片压抑的悲声顿时响起。

顾来歌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伶舟洬立刻在身后不动声色地扶住他的臂肘。陆庭松则红着眼眶,重重叩下头去。

“国不可一日无君。”首辅大臣展开手中明黄的绢帛,声音苍老而肃穆,“奉大行皇帝遗诏,皇太子顾来歌,仁孝聪慧,克承宗祧,着即皇帝位——”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二十岁的顾来歌身上。

他在伶舟洬和陆庭松的左右搀扶下,缓缓站起身。膝盖因长跪而麻木刺痛,但他站得极稳。他一步步走向那扇象征着至高权力,也承载着如山重担的殿门,走向停灵其内的父皇。

在经过两位挚友身边时,他极快地、几不可察地看了他们一眼。

这一眼太快,顾来歌并不能看到他们两个面上表情如何,或带着什么样的神色。但他只是看过去,瞧见那两抹身影,就下意识觉得安心。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带着药味和檀香味的空气,挺直了脊梁,迈过了那道高高的门槛。

殿内,香烟缭绕,龙驭上宾的先帝静静躺在梓宫之中。殿外,白雪皑皑,万里江山等待着他的新主。

在庄严肃穆的登基大典上,顾来歌身着繁复沉重的衮服,在百官山呼万岁的声浪中,坐上那把冰冷的龙椅。

顾来歌的目光越过匍匐的臣工,看到了立于武官队列前端的陆庭松,和文官队伍中身姿挺拔的伶舟洬。

那一刻,少年在海棠树下“永不相负”的誓言,在夜市灯火中“行万里路”的戏笑,都随风而逝。取而代之的,是陛下与臣子的称谓,是奏章、权术与边境,甚至烽火与朝堂的暗流。

这一年冬天的这场大雪里,有三位少年时的稚嫩被悄然剥夺,龙袍压在顾来歌尚显单薄的双肩,金丝线的龙爪,化作天下苍生的枷锁。

顾来歌垂下的眼眸慢慢抬起,看过正前方殿外的大雪。

再过三个月,又是海棠花的季节。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