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屠户子考状元 > 第10章 读书的门槛(第1页)

第10章 读书的门槛(第1页)

周先生握着毛笔,在宣纸上悬了片刻,才缓缓放下。他抬头看向陈老实,眼神比刚才温和了不少,眉头也舒展了些:“你也别太急,我不是不愿收你家孩子,只是学堂有学堂的规矩,我得对每个学生负责。”

陈老实连忙点头:“是,是,先生说得对,规矩不能破。只要能让三郎入学,啥规矩我们都遵守!”

周先生点了点头,从书架上抽出两本书,放在桌上——一本是《千字文》,一本是《三字经》,书页是泛黄的,却很干净,显然是经常翻看的。他指着这两本书说:“要想进我这学堂,有三个条件。第一,得有《千字文》《三字经》各一本,这两本书是启蒙的基础,每天都要学,不能没有;第二,得准备纸笔一套,毛笔要羊毫的,宣纸要半生熟的,墨锭要徽墨,不能用劣质的,不然写出来的字不好,也影响学习;第三,束脩半两银子,这是学堂的规矩,每个学生都一样,不能少。”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下月初一开课,你要是能在开课之前,把这三样东西都备齐,就让你家三郎来。到时候我会先考他几个字,要是能认全《千字文》的前五十个字,就正式收他为学生;要是认不全,也没关系,我可以先教他,只是得辛苦点,每天早来半个时辰。”

陈老实一听,心里的石头“咚”地一下落了地,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比刚才杀猪卖了好价钱还高兴。他连忙点头,头点得像拨浪鼓:“能!能备齐!先生您放心,我一定在初一之前,把书、纸笔和束脩都备齐,绝不会耽误三郎开课!”

说着,他就伸手去摸怀里的蓝布包,想把半两银子拿出来交定金——他怕夜长梦多,怕先生反悔,想先把银子交了,心里才踏实。蓝布包一层一层打开,里面是碎银子和铜钱,都是这几天凑来的,有张屠户借的二百文,有陈武陈勇挣的一百五十文,还有当银簪的七十文,加起来正好是半两银子。他把银子捧在手里,递到周先生面前:“先生,这是束脩,我先交给您,您收下,算是定钱。”

周先生却摆了摆手,把他的手推了回去:“不用急着交,开课的时候再带来就行。”他指了指陈老实的布包,“我看你这银子来得也不容易,想必家里日子过得紧。这几天你还要给孩子买书、买纸笔,正是用钱的时候,先把银子留着,等开课了,一起带来就行。”

他又看了看陈老实,补充道:“还有,你家孩子刚病好,身子弱,这几天让他好好养着,别累着。读书是个长久的事,身子是根本,身子不好,再聪明也读不进去书。等开课了,我会多照看他些,不会让他跟别的孩子一起累着。”

陈老实一听,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没想到周先生不仅同意收三郎,还这么体谅他的难处,连定金都不让交,还惦记着三郎的身子。他张了张嘴,想谢谢周先生,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只能重重地给周先生鞠了个躬:“先生,谢谢您!谢谢您!您真是个好人,我家三郎要是将来有出息,一定不忘您的恩情!”

周先生笑了笑,摆了摆手:“不用谢,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教书育人,本就是我的本分,只要孩子爱读书,肯努力,我就愿意教。”他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千字文》和《三字经》的购买地址,还有纸笔的要求,递给陈老实,“你按这个地址去买,镇上的‘翰墨斋’有卖,价格还算公道,不会坑你。”

陈老实接过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像揣着宝贝一样。他又给周先生鞠了个躬,才转身往门口走:“先生,那我就不打扰您了,初一的时候,我一定带三郎来上课。”

“去吧,路上小心。”周先生挥了挥手,又拿起桌上的书,低头看了起来。

陈老实走出书房,院子里的学生还在背书,声音朗朗的,却比刚才听起来悦耳多了。他走到院子里,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金子。他摸了摸怀里的蓝布包,银子还在,那张写着地址的纸也在,心里踏实得很。

他快步走出学堂,脚步比来的时候轻快多了,之前磨起泡的脚也不觉得疼了。他心里想着:赶紧去“翰墨斋”买《千字文》和《三字经》,再买纸笔,然后回家告诉柳氏和三郎这个好消息,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走到镇上的“翰墨斋”,掌柜的听说他是给孩子买启蒙书,还挺热情,拿出《千字文》和《三字经》给她看——书是线装的,纸是上好的宣纸,字是手写的,很清楚。掌柜的要价五十文一本,陈老实咬了咬牙,买了下来。然后又买了一支羊毫笔,一刀半生熟的宣纸,一块徽墨,总共花了三十文。

手里提着书和纸笔,怀里揣着剩下的银子,陈老实心里美滋滋的。他没有在镇上停留,径首往家走。路上,他想起柳氏担心的样子,想起三郎期待的眼神,脚步走得更快了。他想快点回家,告诉他们:三郎可以去学堂读书了,他们的希望,终于有了着落。

夕阳西下的时候,陈老实终于走到了村口。远远就看见柳氏和陈砚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朝着镇上的方向张望。他赶紧挥了挥手,大声喊:“柳氏!三郎!我回来了!”

柳氏和陈砚听见声音,立刻跑了过来。柳氏拉着陈老实的手,急切地问:“怎么样?先生同意了吗?”

陈老实笑着点头,举起手里的书和纸笔:“同意了!先生同意了!这是《千字文》和《三字经》,还有纸笔,初一就能开课了!”

陈砚看着父亲手里的书,眼睛亮了起来,伸手轻轻摸了摸书的封面,心里充满了期待。夕阳的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照亮了他们脸上的笑容,也照亮了这个寒门家庭的希望之路。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